黄石两会上的教育声音 从育人到聚能都有更多期待
· ·
孩子的培养,事关千家万户。今年的黄石两会上,“教育”依然是备受代表委员关注的民生话题,聚焦“双减”、心理健康、家庭教育、技能人才……这些教育好声音,哪个说到了你的心坎儿上?
聚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
生活节奏加快,竞争压力加大,各种信息充斥,诱惑无处不在,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。为此,市人大代表董明红建议,健全以当地政府为主导、教育行政部门负主责、社会专门机构为赞助的组织架构,畅通工作指导、协调和咨询服务渠道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设立专门岗位和固定编制,由分管领导牵头、专职教师负责,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。政府拨付专项经费建立心理咨询疏导室,学校划拨专项资金,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。社会各方面要齐心协力、多管齐下、综合治理,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。
市人大代表余小芳也十分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,她建议给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增设一名专业心理教师的编制。在每个乡镇配备一名心理咨询师。可以与医院对接请一名心理医生,及时缓解村民的心理问题。同时,余小芳还建议加强宣传力度,多渠道、全覆盖提升社会公众心理健康意识。联合妇联、共青团、民政、医院等多个部门开展各种心理健康公益讲座,让这些理念走进社区、走进单位、走进学校、走进乡村,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群体或是家长们,讲授正确科学的育儿方法,积极营造珍爱生命的浓厚氛围,倡导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。
巧借社会资源助力“双减”
“双减”政策已经实施一年多了,各地各校都有一些探索。市人大代表王晴来自黄石九中,该校依托黄石射击馆,开设的射击课程得到了学生的喜爱,而且在2022年黄石市中小学教科研“四项成果”评比中,该校“射击”课程被评为市级优秀课程。王晴建议,加强教育资源整合,使“双减”工作成为全社会共同作为的民生工程。
无独有偶,市人大代表朱丽丹建议加强科学教育,助推“双减”工作,比方说加强与市科技馆有效联动,让“科技大篷车”服务项目走进校园进行科学普及,并通过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科技馆,探究科技奥秘,激发学习欲望。同时,可以考虑引入校外优质科学教育培训机构,弥补学校资金不足、师资良莠不齐的窘迫局面。另外,政府要加大对科学教育资源的投入,建立科学实验室,购置实验设备和操作器材,便于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的科学探究活动。
让家庭教育、社会教育、学校教育有机衔接
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,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如何让家庭教育、社会教育、学校教育有机衔接?市政协委员汤雅玲建议,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、民政、妇联、文明办等职能部门工作中,在社区开办家庭学校、建设图书角、青少年活动中心,提升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质量。另外,进一步完善家校联系机制,明确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管理体制、创新运行模式,设立家庭教育专项基金。通过加强教师和家长的日常交往联系,增进家校信任。发挥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社会组织的力量,呼吁更多的法律专家心理询师等志愿者,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宣讲公益活动。
市人大代表曹雯说,目前在我市老城区社区内,原本的锻炼设施就不太多,而且大多只适合老年人以及低龄儿童,并不适合初高中生和小学高年级段的未成年人的锻炼需求。与此同时,初高中生和小学高年级段的未成年人是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,同时,面临体育中考的需要,仅靠学校里的锻炼是不够的,周末寒暑假等期间也需要有锻炼的场地。
因此,曹雯建议,借全市上下正在大力推进城市更新之机,建议在老城区社区内适合未成年人的体育锻炼场地和设施,例如增建篮球场,羽毛球场、乒乓球台等设施场地。
培养更多“新黄石人”高技能人才
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市、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。市政协委员奚亚洲建议,各级政府从战略上高度重视高学历技能人才的培养及储备,市人社局、市教育局、市总工会等部门应加强协同联动,制定“新黄石人”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政策,解决中高端产业发展领域普遍存在的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、结构不优、创新能力不够的政策短板,鼓励职业院校、龙头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,为教育、科技、人才、产业协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。
此外,可以实施“新黄石人”高技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,列专项资金强力推进产教研融合实训基地建设,支持湖北工程职业学院联合相关企业做实中国特色学徒制,探索研究型与技能型相结合的高学历复合型人才培养。
另一方面,奚亚洲建议,要切实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,以就业及薪酬引导社会观念的变革及社会氛围的重塑。要完善以政府表彰为引领、行业企业奖励为主体、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,努力使尊重、支持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。(记者 阮瑞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