奏响“红”+“绿”乡村振兴曲

· ·

“表演很精彩,香椿很美味,活动很丰富!”25日,在大王镇香椿产业园,市民刘成欣喜地说。当天,第二届黄石香椿文化旅游节在这里举行,吸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。

此次活动以“江南‘椿’早·绿满大王”为主题,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,如忆红军历程、访红色基地、种香椿之树、采香椿嫩芽、品香椿美食等,通过体验香椿的味、形、色等,全方位展示大王镇绿色经济和红色文化风采。

近年来,该镇积极发展“农业+”旅游业态,打造出以“大王香椿”为代表的特色乡村旅游名片,同时,用好港西村红色资源,奏响了“红”+“绿”乡村振兴曲。

绿色产业拓宽致富路

3月下旬,在大王镇贵湾村的“中华红香椿基地”里,不少村民正忙着采摘香椿芽。“我们大王镇的中华红香椿,叶面光滑、色泽鲜艳、香味浓郁,是深受广大消费者认可的特色农产品。”村民程秧一边采摘一边说。

程秧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,靠着种植香椿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。

放眼望去,一棵棵、一片片香椿树绵延千亩,蔚为壮观。如今,“身价”不断上涨的香椿,正在成为大王镇村民致富的“摇钱树”。2021年6月,大王镇贵湾村获得全国第十一批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荣誉称号,2021年12月,香椿产业园获得了湖北省香椿现代农业产业园荣誉称号。

大王镇依靠发展“树上的蔬菜”,采用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着力打造香椿产业园,2021年新增香椿种植面积1000亩,种植户人均香椿年收入增加3500元以上,3000余农户吃上了“香椿饭”,农民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了。2022年,大王镇香椿产值达1000万元。

在大王镇香椿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,马家湖有机蔬菜产业园——集种植、分拣、储存、销售为一体的1400亩大棚蔬菜产业园已经成型,成为黄石的“菜篮子”工程。下堰湖观光休闲产业园——集苗木、水果、蔬菜“多园融合”的800亩观光区建设正如火如荼,“绿色产业”蓬勃向上振奋人心。

红色港西开启新征程

初春时节,大王镇港西村红十五军组建地旧址,阳光下的红墙愈发红艳。

25日,“翔鹰”青年宣讲团结束了第145次《红色记忆》板块的义务讲解,“金竹山下红旗漫卷,港西村里军歌嘹亮”,当年壮丽场景浮现眼前,吸引着参观者流连忘返。

走在港西村的红军路上,路两旁林立的李清塔、红军洞、红军陵等有关旧址,无一不在诉说着那段光辉的革命岁月。

近年来,大王镇依托港西村稳步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,做足特色品牌文章,大力发展乡村产业,推进港西村蓝莓、柑橘、茶叶产业发展,不断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。探索出了“红色旅游+美丽乡村”模式,着手打造鄂东南红色革命教育基地,一幅红色美丽乡村的蓝图缓缓展开。

港西村把红色旧址作为“红色课堂”,斥资400余万元打造鄂东南红色革命教育基地,让党员干部看红色旧址、讲红色故事、唱红色歌曲成为常态,使红色基因融入血脉、深入灵魂,世代相传。截至目前,已有1.5万余名党员干部到港西村接受红色教育。

同时,该村组织村民建设了海林蓝莓产业园,产业园建成投产400亩,培育种植了蓝莓、枇杷、杂柑、毛桃、樱桃、葡萄、皇菊等多种作物。现在每年可产优质蓝莓1万余斤,年产值可达70万元,年吸纳40余人就业,其中贫困户25人左右,群众劳务收入总计15万余元。

昔日征战地,今朝“新画廊”。港西村将红色文化与特色产业有机融合,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发展之路。

“绿色+红色,奏响乡村振兴美妙乐章!”大王镇党委书记汪剑清信心满满地说,“我们将积极探索‘农业旅游+’、‘红色文旅+’的特色发展路径,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示范样本。”(陈双 赵成刚 柯春云)

分享海报

您现在浏览的是:东楚新闻点击返回首页

Copyright © 2002-2022 东楚新闻 版权所有  鄂ICP备09023866号  投稿邮箱:idongchu@qq.com

扫码联系
微信投稿

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

奏响“红”+“绿”乡村振兴曲

“表演很精彩,香椿很美味,活动很丰富!”25日,在大王镇香椿产业园,市民刘成欣喜地说。当天,第二届黄石香椿文化旅游节在这里举行,吸引

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