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石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
· ·
市经信局2月20日印发《黄石市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的实施方案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以加快融入武汉都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,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,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。
黄石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,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高端化引领、智能化赋能、绿色化转型为主攻方向,聚焦光电子信息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、生命健康、高端装备、新材料等优势产业,聚力主攻方向和细分领域,抢抓机遇,抢占风口,以突破性思维、超常规举措,坚定不移、久久为功推动工业提质倍增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
《方案》指出,按照“融入全省、发展优势、打造特色”的思路,以“战略性、朝阳性、支撑性、带动性、明确性”为原则,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,为黄石建设武汉都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筑牢产业支撑。
第一大优势产业是光电子信息产业。主动融入武汉都市圈“光芯屏端网”万亿产业集群,抢抓光谷科创大走廊战略机遇,以壮规模、补链节、促升级为主线,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、向价值链高端化拓展,支持黄石经济开发区、大冶湖高新区协同发展,重点发展半导体及电子元器件、激光及光通信、新型显示及智能终端等光电子信息核心产业,带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,基本建成特色鲜明、实力突出、示范带动明显的国家级产业集聚区。到2025年全市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千亿能级,打造成产业特色明显、产业链条完善、产业竞争力突出的国内有影响力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,建成国家先进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、全省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、武汉都市圈光电子信息产业核心配套区。
第二大优势产业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。坚持汽车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发展方向,重点发展整车及零部件、新能源汽车电池、汽车供应链、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服务等领域,推动形成汽车与智能技术相互融合、整车与零部件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。到2025年,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到500亿能级,其中轮胎、轴承、轮毂等零部件产业和新能源“三电”产业分别突破200、300亿元。汽车与电子信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城市交通等领域加快融合,汽车产业对全市制造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,在全市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凸显。
第三大优势产业是生命健康产业。围绕“健康中国2030”战略部署,强化龙头企业引培,突出科技研发,突破性发展生物制药和先进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领域。到2025年,全市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达到500亿能级,实现高质量再造,现代中药取得明显突破,特色领域不断拓宽,产业规模显著扩大,建成省内有地位、国内有影响的生物提取制造集聚区、中部地区化学原料药和中间体产业集聚区、全省重要生物医学工程产业集聚区。
第四大优势产业是高端装备产业。全面承接全省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制造任务,推动工业机器人、高档数控机床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、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突破性发展,打造全省高端装备产业制造承接区。到2025年,黄石市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达到500亿能级,集群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,智能化程度提高至80%,规模以上企业超过300家,力争实现每年2-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、省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企业名单,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。
第五大优势产业为新材料产业。充分发挥黄石材料产业优势,坚持“提质”和“延链”两手抓,加快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、链条延伸和产品迭代,重点发展铜基新材料、特钢新材料、铝基新材料、化工新材料、无机新材料等领域,不断提高新材料在材料产业中的比重,推动黄石从原材料产业基地向新材料产业高地转型。到2025年,黄石市新材料产业规模实现倍增,力争达到2000亿元以上,企业的智能化、绿色化水平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。
黄石聚焦五大优势产业,大力实施产业终端招引、产业提档升级、产业创新研发、产业生态再造、产业融合发展五大重点工程。聚焦产业消费终端龙头骨干企业,举全市之力,招引落地一批重大项目。聚焦“技改提能、制造焕新”,持续滚动实施“千企技改工程”。围绕“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”目标,以科技赋能提升产业能级。进一步调整完善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,突出抓好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。鼓励优势产业跨界协同、多维度多层次提升发展整体效能,推动产业链、供应链的多元融合和交叉供给,强化产业链竞争力和供应链韧性。
《方案》要求,围绕五大优势产业,建立“一个优势产业、一名分管领导、一个责任科室、若干主力县(市、区)”的专班推进机制,与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联动起来,形成上下一心、左右合力的工作格局。引导省、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,重点支持优势产业的企业和项目。着力培育“专精特新”、单项冠军、绿色工厂、智能制造等试点示范。(记者 肖琼 实习生 郭可馨)